当前位置:专业人才评价工作网 >> 人才资讯 >> 浏览文章
 
江西南昌高精尖紧缺人才加速集聚
www.chrdc.cn   2016年10月21日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紧紧围绕服务支柱产业、工业园区、重点企业,着力构建高精尖缺人才引进、使用、培养和服务的科学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全市拥有人才总量118.32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3.67万人,经营管理人才13.36万人,技能人才54.7万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9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2人。各类优秀人才竞相涌入洪城,呈现出群贤毕至的喜人景象。

  系列计划精准引才

  今后5年,南昌市的引才重点是取得先进科技成果、掌握核心关键技术、能带动南昌市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精尖缺”人才,一系列引才计划将持续精准发力。

  “洪城”计划。根据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每年面向国内外引进20个左右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带团队的“四带”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来昌创业,按A、B、C三类分别给予创业启动资金100万元、70万元、50万元。自2011年启动申报以来,共有68人入选“洪城计划”,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入选者富雁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信息管理硕士,2012年创立江西软云科技有限公司。四年间,软云科技从一个十几人的技术团队,发展为拥有3大运营中心、13个独立部门、50名研发人员、近百名员工的创新型软件科技企业,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在国内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营销软件和电商服务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洪城特聘专家”计划。每年确定10个对该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攻关项目,面向国内外招聘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项目负责人,以柔性引进方式由市政府聘为“洪城特聘专家”,每人奖励30万元。三年间,该市面向海内外招聘了30位具有国内外行业领先水平的“洪城特聘专家”来昌帮助企业攻坚克难,有力推动了全市的产业发展。其中,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7人。该计划为南昌引进了一批项目领军人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几十亿元。

  “高端国外智力引进”计划。2014年以来,该市围绕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引进国外智力项目90个,引进外国专家400余人次,解决技术与管理难题近200个,产生经济效益近4亿元。中铁隧道集团南昌红谷隧道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引进荷兰专家Manfred·Bosveld,解决了沉管隧道接头施工和防水问题。该项目是世界首次采用中游修建沉管隧道技术,为业界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经验。

  创新培养蓄积人才

  既要做大人才增量,更要做优人才存量。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布局合理,能够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队伍,离不开人才培养。

  “211”培训计划。该市每三年从全市大中型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中(主要是董事长、总经理),分三个层次(按纳税10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上),分别选拔200名、100名、100名进行重点培养。依托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利用集中授课、案例分析、名企参观、跟班学习等形式,对学员实施系统性培训,三年一轮,每年集中授课两次,每次不少于3天。三年间,累计举办培训37期,培训学员1888人次。该市销售收入、资产总额、纳税总额排名前十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绝大多数接受过“211”企业人才培训。

  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南昌市“十大技能之星评选制度”“首席技师培养制度”“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资助制度”“市大师工作室资金资助制度”“优秀高技能人才带薪疗养制度”等,通过以点带面,逐步实现技能人才队伍改善的常态化、制度化。截至2015年底,该市培养的技能人才约70万人,包括3万名高技能人才。其中,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技术能手10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首席技师12人,省优秀高技能人才3人,省技术能手63人。该市还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组织技校、培训学校与欧菲光、鸿利光电等大型企业对接,充分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结合生产发展和技术创新需要,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

  搭建平台服务人才

  为了给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南昌积极搭建多种平台,服务人才创新创业梦想。

  打造“留创园”。为吸引和扶持优秀留学人员前来创新创业,该市先后在高新区、小蓝开发区、红谷滩新区建立了江西南昌留学人员创业园。进入“留创园”的留学人员和企业,通过资格认定后,三年内免收房屋租金及所有行政事业性及服务代理收费。从喀麦隆留学归来的胡华博士于2014年入驻留创园(高新园区),并创办了南昌环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经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江西省环保骨干企业,承担了多项国家“十二五”水专项、省级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等重大科研课题任务。

  建设博士后工作站。2013年,该市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对新批准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市政府给予每站50万元的补助,对进站工作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给予每人10万元的科研资助。2015年,为新建5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名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资助科研经费320万元。目前,全市共设立博士后工作站22家(全省共80余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家,全市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59人,累计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8人,现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31人。截至2015年,完成国家级项目课题15个,省部级项目课题17个,获得国家级奖项1个,省部级奖项8个。

  建立区域人才交流平台。依托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区域合作,2015年该市人社局与武汉、长沙、合肥人社局签订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人力资源合作协议》,加速推进本区域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进程。2016年6月,该市人社局成功主办了以“融才汇智·互惠共赢——互联网+人才信息共享”为主题的“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会商会”。目前,四地已有23996家企业和10388名人才在联合人才网注册。


 相关链接

 

 

 
 

   
 
中国人才有限公司云提供计算服务 已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