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业人才评价工作网 >> 人才资讯 >> 浏览文章
 
我国重视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www.chrdc.cn   2010年05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推进创新实践 造就科技英才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综述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记者 谭浩)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更加重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积极营造良好环境,构建创新载体和平台,支持科技人才在创新活动中成就事业。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科技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素质不断提高,结构持续改善。

    实施国家科技计划,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

    在国家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按照项目、人才和基地统筹安排的原则,加强我国科技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造就了科技领军人才。一批承担国家科技计划的科技人才已经成为本领域的领军人物和科技管理骨干,仅“十五”期间,就有数十位“973”、“863”领域的科技骨干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以来,围绕推动重大专项实施,吸引了一大批国内活跃在科研、生产一线的优秀人才,凝聚了我国高水平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创新型企业的优秀团队,涌现出大量科研团队领军人物。

    二是培育了大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在承担“973”计划的近3万人队伍中,45岁以下的占78%。这些优秀中青年人才通过承担“973”计划项目,逐渐成长为各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三是吸引和凝聚海外归国高层次科技人才。在参与国家“973”项目的海外归国人员中,就有一批国际知名的华裔科学家。在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项目负责人中,三分之一的有海外工作学习经历。

    四是造就了一批跨部门、跨单位的强强联合的优秀团队。国家“973”、“863”计划强调研究团队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强调不同部门单位的团队之间的有机结合。“863”计划新材料领域已在11家单位开展了“高技术创新团队”试点工作,力争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占领新材料领域的战略制高点。

    依托国家创新基地,吸引和凝聚优秀科技人才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原始创新的源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核心基地和孕育我国科技将帅人才的摇篮。

    “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1.3万人,约占全国基础研究人员总数的9.4%。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科研团队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良好的环境。”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说。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秀人才不仅得到国内相关人才计划的认可,更有部分学术带头人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也成为培育我国博士后等青年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据调研统计结果,2008年,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5万人。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00多个站点,每年进站博士后超过1800人,约占全国流动站博士后总数的四分之一。

    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作为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不仅凝聚了一批优秀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而且通过培训和技术交流等形式,培养和培训一批工程技术人才。截至2009年年底,工程中心共拥有职工约5.172万人。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促进了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人才资源相互流动和共享,探索形成了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机制,提升了企业科技人才创新能力。

    2007年在钢铁、煤炭、化工和农业装备等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领域,建立了首批四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四个联盟集中了26家龙头企业、18所一流大学和9家骨干科研机构。

    2009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第一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截至目前,已有36家联盟开展试点工作,各地方构建的区域性产业技术联盟已超过100家。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方式,在促进各方技术集成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成为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科技人才结构和培养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着力点,科技人才在合作中改善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升了素质和水平。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凝聚创新创业人才

    国家高新区自创建以来,始终高举创新创业的旗帜,不断聚集创新资源,凝聚了大批高端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形成了以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为重要组成、涵盖各技术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成为创新人才的富集地和技术创新的集聚区。

    据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务院已批准建立了56个国家高新区。据对其中36个高新区的不完全统计,共出台了“530计划”、“高聚工程”等近70个针对海外创新创业人才的专项政策和计划。

    在全国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中,约有近40%的人是自主创业或作为团队核心成员参与创业。2009年度,国家高新区内共有留学生创办企业超过12733家,70%以上企业分布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领域。

    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中央“千人计划”的引领下,国家高新区将人才工作作为应对危机、优化结构的重要抓手,不断积累发展后劲,使越来越多的海外创新创业人才,选择国家高新区作为实现梦想、成就事业的平台,海外归国人才已成为国家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充分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培育国内优秀科技人才

    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已经成为加快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提升我国整体科研水平、培养国内优秀科技人才和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

    据介绍,科技部通过鼓励和支持我国科学家参与和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的科学工程,充分利用国际科技平台,分享世界最新研究成果,大大提升了我国科技人才水平和竞争能力。

    例如,我国科学家参与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国际氢能伙伴计划和伽利略等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不仅加快了我国相关领域研究进入世界前沿的步伐,而且促进我国科技人才尽快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的国内配套研究中,专门设立了人才培养项目,统一规划部署聚变专业人才和研发队伍的培养工作,支持45岁以下的科技人才开展研究,培养选拔优秀人才,2009年已批准支持8人次,总经费近2000万元。

    为尽快掌握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我国政府还积极向ITER组织派遣人员参与ITER工作,目前已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和访问学者共23人次,其中派遣国际雇员16人。人才培养专项的目标就是力争在2020年后,我国科技人才能够独立设计建设聚变演示堆。

    开展专项活动,组织和引导科技人员服务基层

    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活动,引导科技人才到基层一线,有效地推动了科技人才流动,增强了科技人才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

    一是鼓励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基层创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实施的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科技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联合制定《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启动实施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组织动员科技人员和高校毕业生作为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一线领办、创办、协办生产经营实体,开展创业和服务,解决农村基层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技术难题。目前,全国共有31个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的1750个县(市、区、团)开展了农村科技特派员创业活动,有近12万名科技特派员长期活跃在农村基层和农业生产一线。

    二是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深入一线服务企业。科技部、教育部、国资委等7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意见》,启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动员和吸引广大科技人才进入到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严重、急需技术帮助的企业服务,联合企业开展技术攻关,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组织各类专家,面向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组织各方力量,利用各种途径,为企业培养、培训急需的各类人才。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共有11万余名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


 相关链接

 

 

 
 

   
 
中国人才有限公司云提供计算服务 已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