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业人才评价工作网 >> 人才资讯 >> 浏览文章
 
“考试改变命运”折射人才误区
www.chrdc.cn   2012年05月02日   来源:本网

    日前,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二)”科目统一开考。有考生发现,同考场的多名考生考前已拿到参考答案。而在网上,疑似该科目的试题和参考答案也已提前公布。对此,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证实,他们已经接到举报,正配合警方介入调查。

    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到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职称考试和研究生考试,各种作弊花样层出不穷。就拿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来说,前些年就发现有一个重庆女教师,在网上贩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题和答案。两年间,这名女教师和同伙3次作案,在英语考试前一小时内通过互联网将答案贩卖到国内11个省市,获利总额约20万元。

    有考试就可能有作弊,古今中外,概不能免。但现如今,在高考、中考、成人高考、司法考试、职称考试等名目繁多、林林总总的各级各类考试中,似乎都难洗作弊之恶名。尽管人们已经渐渐远离“一考定终身”的时代,但却又身不由己地步入了“应试社会”,上学深造要考试、专业资格要考试、晋职晋级还是离不开考试。在这样一种一张试纸定命运的“应试社会”里,考试成绩所能带来的巨大收益,足以让一些人的道德防线彻底崩溃,不惜以身试法,冒险作弊。

    本应是“知识改变命运”,现在却扭曲成了“考试改变命运”。于是,一个门类齐全的考试产业和作弊产业由此衍生出来,甚至互联网、通讯工具和电子产品都成为作弊者的帮凶。由于考试的种类日趋繁多,应试人数也与日俱增,参与作弊的人数也相应增多,手法更是不断变异翻新。而随着“应试社会”的净土逐步沦丧,文凭能够买卖,考试可以掺假,考试“作弊之痛”将会动摇整个社会的诚信和秩序。

    应当承认,在当前条件下,除了应试成绩外,还很难找到另外一个更具说服力的人才评价指标。这说明了当前人才问题仍是由政府主导的,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计划经济”,亟待改革。问题是现在的许多考试,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尽合理和科学,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就拿英语四、六级考试来说,国内多数高校将其与学生能否毕业或取得学位挂钩,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一考定毕业”。但由于其测试内容滞后,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语言和阅读等,极易造成学生“高分低能”。尽管现在已经告别了当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代,但社会上愈演愈烈的文凭至上、考试论英雄的现状,反而进一步强化了“考试崇拜”。

    因此,要想彻底告别“作弊之痛”,更好地推进人才强国的战略,除了从道德和制度上强化社会诚信的建设,严惩作弊者之外,现有的应试体制也必须有所改变。如果仍将人才评判标准锁定在考卷上,势必会扼杀人才发展的创造力和多样性。一言以蔽之,只有建立起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彻底摆脱考试决定命运的羁绊,才能彻底与“作弊之痛”说拜拜。


 相关链接

 

 

 
 

   
 
中国人才有限公司云提供计算服务 已认证